昨天晚上回家剛好看見樓下鄰居扔土,一問才知道,鄰居是趁著春天開到且去年的球根海棠開敗枯萎了,準備騰空花盆栽種新花呢。聽到這,我趕緊讓鄰居扒開土看一下,看里面的種球是不是還活著,這一扒果然扒出了一顆還活著的種球,要知道球根海棠市售價格還不低呢,算是小省了一筆購花錢。今天青璃就借著這個話題,為大家介紹幾種善于「裝死」的花草,花友們可別被這種情況給騙了造成損失,順便也與大家討論一下它們的養護。
1.球根海棠
作為今天的開題花卉,球根海棠是最容易「裝死」的。許多花友購入球根海棠后,看著它們發芽、長葉、開花,生長勢頭那叫一個旺盛。原以為它們應該跟其他秋海棠一樣,可以保持四季常綠。可是入秋以后,就會發現球根海棠生長開始變緩,直到地上的枝干部分突然從球根上斷開。許多初養的花友不明所以,還以為球根海棠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了。
其實,這正是球根海棠的自保術。地上部分與種球脫離了,種球才會在土壤內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季。直到第二年春天,當氣溫和土壤濕度合適的時候,它們才會重新發芽,再次抽枝展葉開花。也是因為這一點,球根海棠的養護難度要比麗格海棠這樣的秋海棠植物要小一點。
養護球根海棠時,它們喜歡透氣透水的沙質土,植土用肥沃一點的腐殖質土壤的話可以在其生長過程中不用施肥。如果土壤肥性一般,可以在平時用些發酵好的淘米水、果皮水這樣的稀薄有機肥。
另外球根海棠不喜強光,在半陰條件下也能生長,夏天要注意遮陰,最好只讓其接受早晨的柔光。澆水頻次無需太高,等到植土表面徹底干燥了再澆,防止積水爛根。秋冬季當地上枝葉部分脫落后就不要再澆水了。將花盆移到室內讓種球在盆內越冬,直到第二年春天后再給它們來一次透水。
2.仙客來
仙客來又叫兔耳花、蘿卜海棠。叫它們蘿卜海棠就是因為它們其實有一個像紅蘿卜一樣的球莖,球莖上的毛須根才是它們真正的根系。家庭養護時,一般在六七月它們的花量就會減少,葉子中的水分也會被回抽到球莖內而逐漸枯萎。許多花友可能因為不明白這一點,還以為是植株缺水而使勁澆水,結果造成植土積水爛根,把植株給真正的澆死了。
這其實也是類似球根海棠秋冬季褪株的一種生理性休眠,只不過球根海棠是冬眠而仙客來是夏眠而已。進入夏眠的仙客來就不用澆水施肥了。把發育成熟的種子收一收,干枯的葉子清一清后放在清涼的地方就行。等到入秋后,看見球莖頂部有小芽萌動時,再將其放到明亮明亮的地方,并及時恢復水肥管理。
仙客來養護跟球根海棠很相似,包括水肥光照土壤等,這里就不再贅述了。
3.大巖桐
這種具有絲絨質地的花兒顏值的確出眾,當然養護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。養過這種花兒的花友應該知道,要想養好大巖桐,肥沃疏松的植土就不用說了,那是一定要的。它們怕熱怕曬,但還不能缺光,否則枝葉會徒長。喜干爽清涼的生長環境,但又不能讓植土長時間太干燥,否則就黃葉荒花,而水澆多了又會容易爛根,就連澆水澆到葉片上,也容易積水爛葉。
正是因為以上特點,本著「一不小心」會被澇死不如「緊緊巴巴」活著的養花理念,許多花友還是寧讓它們干著也絕不多澆水。再加上日照過強等不利養護因素,大巖桐逐漸開始落葉枯枝的情況。有些大意的花友可能看到這種情況就把它們直接給扔了。殊不知,這其實也是大巖桐的一種「保命性自救」生理活動。
因為大巖桐其實也是有一個像土豆一樣的種球的,當外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時候,它們就會將枝葉中的水分和養分回抽到這個種球內儲存起來備用。當養護條件有了改善,比如植土濕潤了,光照不強了,氣溫合適了等等,它們又會在這個種球的潛伏芽點上重新萌出新芽來。所以說,養護大巖桐看見它們枯萎了不要緊,先讓它們緩緩,說不定還能重新煥發生機呢。
好了,花友們還見過哪些「裝死」的花兒呢?